- 奥运研学 | 滨海新区塘沽朝阳小学到我馆开展研学实践活动
- 五四青年节丨青春逐梦 不负韶华
- 五一国际劳动节丨天津大港奥林匹克博物馆向每一位劳动者致敬
- 奥运研学 | 塘沽九中到我馆开展研学实践活动
- 奥运研学 | 大港二号院小学到我馆开展研学活动
- 世界读书日 | 当阅读邂逅奥林匹克 ---天津大港奥林匹克博物馆与您一起感悟每一个美好瞬间
- 【奥运百科】第二十六届-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奖牌
- 清明节 | 春光正好 踏青思故
- 历史上的今天 | 2008年北京奥运会奖牌样式发布
- 馆内新闻 | 滨海新区城管委一行到天津大港奥林匹克博物馆参观调研
张和平、鲁西等中外顶级专家加盟北京冬奥会筹办团队
2020-7-7 浏览量:989
曾参与无与伦比的北京奥运会开闭幕式的国家一级编剧张和平、国际雪联高山滑雪委员会主席鲁西等一批中外顶级专家,正陆续以特聘专家的身份加盟北京冬奥会的筹办团队,为冬奥会的筹办献计献策。
新华社记者6日从北京冬奥组委获悉,北京冬奥组委已完成了第十批特聘专家的选聘工作。目前共选聘了58人次的中外顶级专家,服务于北京冬奥组委的十多个部门。其中,外籍专家有36人,分别来自18个国家和地区。
来自拉脱维亚的外籍专家诺蒙兹·科坦斯负责北京冬奥会雪车雪橇项目筹办工作。新冠肺炎疫情袭来的这段日子,他留在北京坚守岗位,参与国家雪车雪橇中心赛道建设、制冷系统安装调试等筹办任务。他说:“中国一定赢!北京加油!”
俄罗斯籍专家尼古拉·贝拉克林肯曾和工作人员一起在小海陀山上拼搏了一个半月时间,圆满完成了高山滑雪竞速项目的造雪、压雪、山地运行等筹备工作。尽管因疫情影响,原计划在此举办的首场测试赛没有如期进行,但他始终信心满满,他认为,中国是一个强大而坚韧的国家,无论什么困难,都难不倒中国人。
美国籍特聘专家多恩·莫法特表示:“中国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的杰出表现,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。”作为制冰领域的特聘专家,他正在配合做好北京冬奥会冰上项目的场地准备工作。
北京冬奥组委奥运村部特聘专家拉兹罗·瓦伊达来自匈牙利,早在北京申办冬奥会时就参与了相关工作。他认为:“越是在疫情时期,我就越要和北京站在一起,干好自己的工作。”
国家一级编剧张和平是北京奥运会开闭幕式团队的核心成员之一。如今虽已年过七旬,依然保持着执着的艺术追求,近期已7次参与指导北京冬奥会开闭幕式的策划工作。原国家体育总局冬季运动管理中心主任赵英刚退休后,也以特聘专家的身份,继续参与北京冬奥会的竞赛组织任务,发挥着专业优势……
据悉,北京冬奥组委注重听取相关国际组织的意见和建议,针对筹办工作急需紧缺的人才要素,精准选聘专业技术精湛、实践经验丰富、在业界具有较强影响力的人才担任特聘专家。比如,鲁西曾连续为多届冬奥会设计高山滑雪项目赛道,在专业领域独占鳌头,此次他也成为北京冬奥组委首批特聘专家之一,曾先后16次到延庆赛区指导赛道规划建设工作。
此外,北京冬奥组委还注重专兼结合,用人方式灵活。采取驻会、不驻会工作两种方式,发挥专家作用、降低人工成本。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,多位外籍专家通过远程工作、在线咨询等方式,参与和承担冬奥筹办任务。另外,冬奥组委还注重尊重国际惯例,依据我国专家政策,建立合同管理制度,形成以能力、业绩、贡献为主要导向的人才评价机制,鼓励专家培育奉献精神。奥地利籍专家加诺特·莱特纳受聘于北京冬奥组委规划建设部,他被所在部门的同事称作“劳模”,经常与工作人员一起起早贪黑、废寝忘食,奋战在场馆建设一线。
北京冬奥组委人力资源部部长闫成接受采访时说:“冬奥会是一个国际舞台。北京冬奥组委需要广开选人用人视野,遴选优秀人才参与冬奥筹办,加快建设专业化、国际化的人才队伍。要建立有利于延揽国内外各类优秀人才的政策和体制机制,在实践中加强思想引领、调动人才积极性,努力做到用人所长、人尽其才。”
来源:人民网